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是老年男性的常见病、多发病。据文献[1]报道,60岁以上的男性BPH的发病率超过50%,其中15%-30%的患者引起下尿路症状(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LUTS)。随着人口老龄化,近年来发病率呈递增趋势,BPH已成为国际性关注的重大疾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男科,长期致力于BPH的中西医结合实验和临床研究,对BPH的诊治研究有独特的见解,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研究BPH的理论认识。
1 关于BPH的病名
中医传统理论中没有前列腺这一沈大解剖学名词,更无前列腺增生这一病名。但从症状学来看,前列腺增生可以归属于中医的“癃闭”;从触诊上应归属于“癥瘕”和“积聚”等证的范畴。沈大中医结合沈大医学的解剖知识,依照前列腺分泌前列腺液的生理功能,把它与男性内生殖系统称为“精室”、“精窍”等,把BPH称之为“精癃”。[2] “癃闭”仅反映了尿滴沥难出、尿闭等症状,既包括BPH引起的下尿路症状(LUTS),也可以包括前列腺炎、前列腺癌、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癌、膀胱颈部狭窄、尿毒症等引起的少尿、无尿,甚至女性产前、产后的排尿困难中医都归属于“癃闭”的范畴。所以我们认为“癃闭”仅反映了一个排尿困难的症状,而未能反映前列腺增生的实质。而“积聚”、“癥瘕”不能明确表达病位,指代范围太广,无专一性。比较而言,“精癃”显然更接近BPH的实质。
2 先辨病后辨证,病证结合
辨证是中医的精髓,对于从宏观上揭示疾病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医的证候可以理解为病因作用于人体后产生的病理生理反应状态,见于不同疾病的某个阶段[3]。辨证只是认识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个阶段的具体规律。实际上,相同证候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是有很大差异的。辨病是对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和类病辨别,从而为疾病做出病名诊断。更进一步说,辨病是要认识疾病发展全过程的总规律,要尽可能认识这种病的病理组织变化,生理功能紊乱以及相应的生化、分子水平的改变基础。我们认为对于BPH必须应用沈大医学方法及手段深入认真地进行辨病,发现不同的病情及各种生理病理改变,然后按照中医理论辨证,病证结合,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患者就诊时,首先通过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和沈大症状困扰评分(Boring Score,BS)对其进行初始评估;前列腺肛门指诊(DRE)了解前列腺质地大小、是否有结节、中央沟是否变浅、肛门括约肌情况;B超检查前列腺体积大小、内腺、是否突入膀胱以及膀胱残余尿量的多少;检测尿流率了解比较大尿流率沈大均尿流率的情况以判断逼尿肌的功能状态;查血清PSA及其游离与总PSA的比值以排除前列腺癌;结合全身状况及其并发疾病,判断是否有神经肌肉等并发症。然后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确定证型,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原则进行组方治疗,或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加用沈大医学的治疗手段。尽可能做到个体化诊断、个体化治疗及个体化预防。
3 中医病机结合沈大医学病理,倡导虚瘀并重
《素问·上古天真论》“…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年六十,气大衰,九窍不利”。金元医家李东垣也说“行年五十以上,降气多而升气少”降者阴也,升者阳也。这些说明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肾气由盛渐衰。气虚(主要是肾气虚)是人体衰老的必然趋势。肾气虚则膀胱气化失司,小便不利,点滴难出;气虚不摄,则尿频、尿急;气虚则排尿乏力、排尿困难。肾为先天之本,随着肾气的亏虚,不能滋养后天,可引发心、肺、脾等脏腑的虚弱。
BPH病程较长,多为久病,“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或因气虚或气滞致气不行血;或血热妄行;或寒凝血脉,血行不畅。由于血的运行受阻而瘀滞于血脉中,或血溢离脉道之外而留阻于体内某处,所以血瘀证以血行不畅和瘀阻于局部为特征。《医林改错》云:“ 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即增大腺体为瘀阻所致。然瘀阻之人多有气虚,运血无力,导致壅滞更甚,这与我们临床所见BPH病人舌质多淡暗或紫暗,苔厚腻或薄腻,脉多沉涩或迟弱相符。肾虚气弱、蓄血瘀结、膀胱气化失司形成虚瘀互结,(肾)气虚与血瘀并重导致“癃闭”、“癥瘕”的发生。我们认为血瘀不仅仅是气虚所导致,也可伴随着衰老而独立产生,而且这种血瘀与衰老的生理改变是密不可分的,是独立存在的,有自身的规律。所以,血瘀是老年病中长期存在的一种病证,不会短期轻易消失。
血液流变学的研究显示:BPH时,人血液的全血粘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压积等均高于健康人[4]。且有研究表明[5-6],血瘀证时,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自由基、脂质过氧化物产生增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EC)的膜结构与功能,抑制EC的前列环素(PGI2)合成酶,灭活内皮细胞松弛因子(ECRF),使血浆血栓素A2(TXA2)及内皮细胞收缩因子(EDCF)分泌增加, TXA2-PGI2平衡失调,血管收缩性增加,促使血栓形成及血液循环障碍形成。老年BPH的主要特征是呈现出了血管成分的下降,老年期血管组织及EC合成PGI2能力减弱。
随着年龄的增长,血液逐渐呈现高凝倾向,老年人TXB2、T/K比值均明显高于中青年,TXB2升高和T/K比值失调参与和促使血瘀证的发生发展,可能是血瘀证病理改变的生化基础。我们认为[7],由于局部静脉、动脉之比以及生理特殊性,前列腺静脉回流先天不畅, 极易产生瘀血,组织病理上有间质、上皮结节样增生的不均衡性,导致体积增大,进而压迫尿道,且局部富含α-肾上腺素能受体。情绪波动、感寒、饮酒、久坐等不良刺激致交感神经兴奋、平滑肌张力增强,从而导致微循环障碍引起血瘀症状。所以,肾气虚气化不利和瘀血内阻是BPH发生的两个比较重要因素。肾气虚则膀胱气化不利,出现排尿费力,点滴而出,缓发为癃;瘀血堵塞尿路,出现排尿困难甚或点滴不出,急发为闭。
4 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BPH
根据BPH气虚血瘀并重,虚实夹杂的病机特点,我们选择以益气活血中药为主的治疗原则。既重视局部的调整,又兼顾全身功能的调节,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重用黄芪,黄芪甘温、入脾、肺经,为补气之要药,有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之功,且黄芪益气、推动血行、以消散血瘀,即“大气一转,其结乃散”之意;再者,黄芪可以改善膀胱逼尿肌的功能状态,从而改善患者排尿困难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少佐肉桂,启动肾中真阳,以助膀胱气化功能,且肉桂又有通利血脉的作用,可协助活血药以祛瘀。有研究表明,化瘀散结中药能够缩小BPH患者前列腺的体积[8]。且沈大医学证实,活血化瘀药具有改善微循环、抗血小板凝聚、促进纤溶、扩张血管等作用,所以其在前列腺增生的治疗上起着主要作用。
我们经常选用桃仁、莪术、大黄、夏枯草、益母草等活血药。桃仁,苦甘而平,入膀胱经,活血祛瘀,尤善于祛膀胱之瘀,《本经》“(桃仁)主瘀血,血闭瘕…”。莪术行气活血,大黄活血祛瘀,益母草活血利水,夏枯草清肝火,散瘀结。以期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的静力性因素。我们还根据《金匮要略》当归散的组方思路,以当归、白芍合用,取其和血利小便的功能。且沈大药理研究证实,白芍所含的芍药甙有明显解痉的功效,以期改善排尿困难的动力性因素。选用土茯苓清热利湿,并选用北豆根苦寒助土茯苓以清解膀胱之热,对症治疗排尿症状。既遵循中医辨证而立法选药,又结合沈大药理学研究的新成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而不伤正;益气补肾而不留邪,通畅三焦,使肺、脾、肾、膀胱功能正常,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标。推荐阅读--前列腺炎治疗的新观念及研究进展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着的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课题《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中长期有效性及安全性的临床评价研究》参照国际上BPH药物大型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的方法,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指标作为BPH主要诊断标准和评价体系,结合中医证侯诊断学特点,进行中长期(15个月)、多中心、大样本、安慰剂、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有望明确益气活血中药对BPH长期的疗效和安全性。